文章详细描述了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社会治理中心探索创新镇街综合信息指挥室“366”工作模式的具体实践,旨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职能集成。这一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力量集成**:增加了三种新岗位(综合指挥岗、综合政务岗和执法协调岗),整合了原先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工作力量,在综合信息指挥室中实现集中管理。
2. **信息集成**:将六大平台(OA政务平台、公共事务受理平台、“民呼我为”系统、靖安通APP、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等)统一流程处理,减少了重复工作和减轻基层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 **职能集成与优化机制**:通过优化一系列工作机制包括信息汇集、流转交办、指挥调度、会商研判、督导闭环和考核评价,形成了一套高效协同的流程体系,实现了对事件处置全过程的追踪和闭环管理。
4. **网格化治理提升**:
- **扩充网格服务力量**:创新了“网格+物业”和“网格+交警”的模式,同时引入第三方平台(专属通、一格两群),利用网络技术和社会力量加强信息采集中断点的处理。
- **赋能并强化网格功能**:通过定制网格员专享的服务管理卡(三卡合一形式包含管理卡、银行卡与五一卡等福利)和合作金融机构,提高网格员工资福利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基层治理工作的支持。
通过这些举措,“366”工作模式有效缩短了事件处理时间,提升了整体服务效率和问题处置率。以东胜街道为例,在实施新模式之前,每月平均4000余项民情信息的处理时间由5天减少到3天,并且处理的有效率显著提高到了96%。
总体来看,“366”工作模式通过集成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高效联动,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效率,为改善群众生活满意度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实践案例
2025-02-14 20:04:42.378170
“366”镇街社会治理平台的集成改革实现了对基层治理的“聚力”赋能。该平台依托信息“一网统揽”的理念,将六大关键平台整合归集,形成了统一的信息流转机制,并优化了工作流程与决策模式,提高了事件处理效率和响应速度。通过设立综合指挥岗、综合政务岗以及执法协调岗来加强力量集成,优化指挥、考核等六项核心机制,使得信息汇集分析、问题处置流转、任务协同调度等关键职能得到显著提升。在鄞州区的试点中,“366”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平均处理时间从5天缩减至3天,有效处置率提高至96%,这标志着该平台在促进资源共享和效率提升方面的卓越优势。
同时,“网格+”治理模式的创新拓展,进一步加固了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通过与物业、交警、金融等多个社会力量的合作,不仅扩大了网格服务范围,还增强了信息采集和应急响应能力。此举不仅确保了网格内部力量的充足配备和发展,而且为网格员提供了系统性的福利支持和奖励机制,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服务效能。
综上所述,“366”镇街社会治理平台及“网格+”治理模式通过集成创新和多元化合作实现了对基层治理的有效支撑与提升。它们旨在构建一个全面、高效并响应迅速的治理体系,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并在多元参与中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
本文总结了“366”镇街社会治理平台如何通过技术整合、职能集成、机制优化以及多元化合作,在基层治理领域实现了效能提升。无论是提高问题解决的速度和质量,还是扩充和激发网格服务的力量,都在促进更全面、高效的社会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