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新时代维稳工作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摘要。文章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从传统“定争止纷”的维稳理念到人心向背的新时期维稳理念的转变。以下是对摘要关键要点的提炼:
1. **从秩序稳定到人本主义**:传统的维稳强调政治和社交秩序的稳固,而现在更注重以人民的需求为中心,即通过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来维护社会和谐。
2. **从事件处理到问题解决**:“群体性事件”转为“社会失调现象”的认识,意味着国家不仅仅是应对“闹大”,而是更加关注系统性的问题和背后的根本原因,并采取主动、专项化的治理措施。
3. **反向抗争逻辑**:在新时代背景下,“反向闹大”即民众或官方通过扩大社会关注度和行动规模来促进问题的解决和个人权益的保障,这展示了国家与社会的新互动模式和可能的合作路径。
4. **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人民至上”理念下的维稳不仅限于秩序控制,更是驱动政策改进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国家面对“闹大”的状况时采取主动措施,体现了从压制到合作、从应对手段到推动机制的转型。
5. **重构互动逻辑**:在新时代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经历了根本性的重塑,更加强调相互合作和双赢,而不是对立对抗。这为实现常态化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可能。
6. **研究意义和展望**:通过这个研究案例,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去理解维稳工作,并强调了重新评估其导向的可能性以及国家如何能够与社会形成正向关系的潜力。尽管挑战依然存在,但这一转型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框架。
总体而言,这篇文章探讨了中国新时代维稳工作的演进,揭示了个案研究中出现的新现象和逻辑,为理解政策响应、民众行为的变化以及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新模式提供了新的洞见。
理论研究
2024-10-22 14:31:59.115291
这篇文章探讨了中国新时代维稳策略的变化和发展的背景、特点以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系列见解:
### 新时代维稳的核心转变
1. **关注人心向背**:维稳不再仅仅追求表面上的秩序,而是深入到民心的角度来考虑和决策。
2. **从“事件”到“问题”的转化**:面对集体行动或特定现象时,政府逐步将注意力转向实质问题的研究与解决。这一转化使得维稳策略更加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
3. **更为主动的人本思维**:在满足民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展现出了更强的责任感和主动性。这反映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核心价值取向从单纯应对特定事件或冲突,转变为预防潜在风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满足人民需求。
###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动态
1. **主动“闹大”**:“闹大”,通常被视为对抗行为的负面评价,在本文中被重新解读为国家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时可能采取的积极行动,这展示了治理策略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2. **正和博弈**:通过促进问题解决、改善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形式实现国家目标和社会主体利益之间的协同,打破传统意义上的二元对立关系,促进了社会整体福祉的提升。
### 结语
文章结论部分指出,新时代维稳策略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展,也提供了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新模式典范。在这一背景下,“闹大”作为推动问题解决的手段之一,在实现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方面展现出新的潜能和价值。
总之,通过本文对“反向闹大”抗争逻辑及其成功案例的研究,我们看到新时代维稳策略在理念、方法、目的上的深入发展和进步,这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社会治理的新趋势,也为全球范围内应对复杂社会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思路。
-
中国城市治理 2024-10-22 14:31
-
政治学人 2024-10-22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