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贵阳市公共交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在建设和部署轨道交通安防系统时,采用的国产数据库QianBase的技术方案。文章概述了整个系统的基本功能、设计逻辑和实现细节。
1. **总体概述**:系统采用了双数据中心的架构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并确保在故障发生时可以快速恢复业务。具体来说,在主数据中心之外还部署了一个同城备份数据中心,通过日志复制技术实现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2. **日志复制技术**:QianBase数据库提供了内置的日志复制功能,能够将事务commit后产生的WAL日志直接流向备节点或者同步到其他需要的数据库中。这种模式允许从多个主节点读取数据同时降低对主节点的读取压力,提高了整体系统的性能和高可用性。
3. **自动灾备切换机制**:QianBase数据库内部集成了自动化切换功能,在主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将业务流量切换到备数据中心。这项技术包括基于日志流复制的连续一致性更新以及在断点恢复(Checkpoint)处进行实时的数据回退处理,最大程度地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访问性。
4. **技术测试**:通过高并发的OLTP负载测试,文章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支持业务需求,在系统压力下仍能实现低影响的灾备能力。测试结果显示,对并发处理能力(tpmC)的影响小于5%,符合预期且能满足安防系统的要求。
5. **结论**:整个部署方案通过双数据中心、日志复制技术和自动化灾备切换功能,确保了贵阳市轨道交通安防系统的高安全性、可扩展性以及在灾难发生时的快速恢复时间。这篇文章对想要采用类似部署方案的同类项目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指导。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为了解如何构建一个健壮和高效的轨交安防系统提供了具体的技术实现路径,并突出国产数据库QianBase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实践案例
2025-04-02 17:07:52.015817
贵阳市公共交通投资运营集团及中铁建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建设轨道交通安防系统时,采用了国产QianBase数据库作为关键支撑技术。通过部署5个节点组成一主四备架构,并结合单点故障下的自动灾备切换功能,实现了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容灾能力。实证实测显示,在高并发、高压力的业务环境下,该方案不仅在低业务影响下顺利完成了系统需求,还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业务连续性及灾难恢复时效性。
这项成功的案例充分展示出国产数据库在轨道交通安防等大型数据应用领域中的高效能、高可用性和稳健灾备能力,为行业提供了可行的借鉴和操作指引。